咽喉病的辩证,要以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,将全身和局部证侯结合起来,进行综合辩证分析。其辩证要点分述如下:
1、辨红肿疼痛
(1)病初期,咽喉红,肿、疼痛,多属风热邪毒在肺卫之表证;若咽喉淡红、不肿、微痛,多属风寒表征。
(2)咽喉肿胀,高肿或漫肿,色深红,疼痛较剧,发病迅速的,是肺胃热毒壅盛,火热上蒸,搏结于咽喉,故多属实热证。
(3)高肿而色红,疼痛剧烈,三五天不减的,为热毒壅盛,可致化脓成痈。
(4)久病微红微肿,多属虚证。
(5)若肿胀而色淡,疼痛轻微,多属痰涎湿浊凝聚。
肿与痛是有一定关系的,一般来说,风热表征,红肿疼痛较重;里热壅盛,红肿疼痛更甚;虚证,红肿疼痛轻微或不红肿,只有不适感。
2、辨腐烂
(1)病起初,腐烂分散浅表,周围色红多为热毒尚轻。
(2)新病腐烂成片,或洼陷的,周围红肿为火毒壅盛,蒸灼肌膜而致。
(3)腐烂浅表分散,反复发作,周围淡红,多属虚火之证;若成片洼陷,久不愈者,多为气血不足,肾阳亏损,邪毒内陷之证。
(4)溃腐上复白膜,松厚而容易拭去者为轻;坚韧不易剥离,强剥出血者,或剥后复生者为重。
3、辨脓液
(1)患处肌膜颜色鲜红或深红,肿势高突,四周红晕紧束。发热三四天不退,焮痛较甚,按之坚硬不软者,为正在酿脓,按之柔软凹陷者,多已成脓。
(2) 脓液稠黄,多属实证热证;若稠黄而量多,多为湿热之证。
(3)脓液清稀或污秽者,多为正不胜邪的虚证;如清稀,污黯而腥臭,溃口久不愈合者,多为脾胃亏损邪毒内陷之证。
(4)脓液清稀而量多,长流不止,溃口难愈合,多属脾虚湿聚。
4、辨声音
(1)起病不久,即见语言不清如口中含物着,多是实证。如发生缓慢者,多为咽喉部赘生物而致。
(2)新病声音嘶哑,咽部红肿,多为风热之证;若淡红或不红,多为风寒之证。
(3)声嘶日久,咽干不喜饮,多为肺肾阴虚,阴精亏损之证。
(4)语音低微,气短乏力。多属肺脾气虚。
(5)语言难出,呼吸气粗,喉鸣如锯,为痰涎壅盛,阻塞气道,系危重证候。
(6)妊娠后期,出现声音嘶哑,甚至不能出声者,称为“子喑”。
5、辨气味
(1)咽喉病新起,有秽恶臭气者,或流涎腥臭,多属实热火毒证,系肺胃火热上蒸。
(2)虚寒咽喉病,一般口和而无臭味,既有臭味,一般也较轻微。
(3)久病而口气臭秽,多为肺肾亏耗,邪毒伤腐肌膜,或肿瘤溃烂所致。
6、辨焮痒、梗阻
(1)咽喉 肌膜色红灼热而痒。多属风热实证;不焮而痒,多为风邪;焮而干燥,多属阴虚火旺。
(2)咽喉梗阻感,但吞咽自如,无红肿痛,多为肝气郁结,气痰交阻之证;若有异物感,时时咳嗽。咽干微痛,多属肺肾虚之证。
(3)若梗阻日重,饮食难下,呼吸不顺或困难,当注意咽喉或食道有否肿瘤。
7、辨识危候
(1)咽喉病而见颈部红肿,连及胸部;咽喉患处,出血不止;脓色污黯,兼有恶臭;白膜密布,或腐烂较深,颜色紫黑;呼吸困难,饮食难下等,均为病情严重之证。
咽喉病而全身证见神志昏沉,高热寒战,牙关禁闭,两目直视,汗出如珠,痰多气急或痰鸣如锯,鼻扇唇青等,也均属危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