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中医称为风热乳蛾、急乳蛾。
【病因病理】
(1)起居不慎,寒暖失调,风热直袭咽核,或风热袭表,内合于肺,肺经风热循经上蒸,结于咽核。
(2)过食辛辣,烟酒过度,肺胃炽热,或外感风热,邪传肺胃,致肺胃热盛,上蒸咽喉,搏结咽核。
【临床症状】
(1)好发于青少年,四季均可发病,尤以冬春为多。
(2)发病较急咽部灼热疼痛,逐渐加重,痛甚则放射至耳部,吞咽时咽痛加剧。
(3)检查见舌腭弓及腭扁桃体红肿增大,化脓后见扁桃体隐窝内有黄白脓点或形成假膜。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。
(4)全身多有寒战、高热、头痛、四肢关节酸痛、全身不适等。
【鉴别诊断】
注意与咽白喉、奋森咽峡炎等相鉴别。
【辩证施治】
1、内服药疗法
(1)肺经风热证:起病急,咽喉干燥灼痛,吞咽尤甚,咽关色红肿胀,咽核肿大,发热恶寒,头痛咳嗽,舌红胎薄黄,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利咽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F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熏蒸咽10分钟后饮服。
(2)肺胃热盛证:咽部疼痛剧烈,痛连耳根及颌下,吞咽困难,有堵塞感,或有声嘶。喉核红肿,表面或有黄白色脓点,逐渐连成伪膜。全省症见大便秘结,小便黄,舌质红赤苔黄厚,,脉洪大而数,治宜邪热解毒,利咽消肿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熏蒸咽部10分钟饮服。
2、外用药疗法
喷用咽速清,每日3~4次。
3针刺疗法
以达到疏通经络,邪热消肿止痛的作用。选合谷、廉泉,曲池为主穴,天容、天突为配穴,每次选3~4穴,泄法,每天可针1~2次。
【护理预防】
(1)卧床休息,多饮开水,保持大便通畅。
(2)居室应空气流通,冷暖适中,遮蔽风寒。
(3)及辛辣肥腻食物。
(4)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抵抗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