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中药称烂乳、咽疳、口疳等。
【病因病理】
(1)起居不慎,冷热不调,风热犯表,内合于肺,肺失宣肃,邪毒滞咽。
(2)牙体不洁,或过食辛辣,脾胃湿热内蕴,复感风热邪毒,风热引动湿热,上蒸咽关,腐肉成溃。
(3)素体正虚,邪毒侵袭,入于营血,热毒燔灼,损络迫血,腐灼咽关脉络。
(4)热毒伤阴,余邪不去,壅滞咽关。
【临床症状】
(1)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。
(2)一侧咽痛,吞咽困难,痰涎增多,有腐败性口臭。
(3)检查见一侧扁桃体上有边缘不规则的深溃疡,表面覆盖一层较厚的灰白色或灰黄色假膜,假膜易呈碎片状,剥脱取下,膜下溃疡面有点状出血,病重者假膜可延及整个咽腔或口腔。患侧颈下及颌下淋巴结肿大。
(4)膜涂片可找到梭行杆菌及奋森螺旋体。
(5)全身症状较轻,可有全身不适,发热等。
【鉴别诊断】
应与咽白喉、急性扁桃腺炎及肿瘤溃疡相鉴别。
【辩证施治】
1、内用药疗法
(1)肺经风热证:一侧咽痛,吞咽不利,同侧咽核溃疡,表面有灰白色假膜,发热恶寒,头痛,舌尖红,苔薄黄,脉数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化腐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F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,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(2)湿热上蒸证:一侧咽痛,吞咽不利,同侧咽核深度溃烂,假膜较厚,甚则假膜延及整个咽腔,身热口渴,脘痞腹胀。身重倦怠,溺赤,舌红苔黄腻,脉濡数。治宜清热祛湿,解毒利咽。方用咽速清含片T型,每次2片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(3)气营两燔证:一侧咽核,齿龈鲜红肿胀,广泛溃疡,痛而出血,上覆有灰黄色假膜,其周围红晕如斑,赤紫成片,壮热口渴,烦躁,舌质鲜红,少苔,脉细数。治宜清气凉营,解毒化腐,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每次2片 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(1)余毒伤阴证:咽喉腐烂渐减,微痛而干,假膜渐薄,壮热已除惟午后低热,口干唇燥,舌红而干,脉细数。治宜养阴生津,兼清余热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E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2、外用药疗法
(1)喷用咽速清雾化剂喷咽,一日3~4次。
(2)用清热解毒注射液4ml,鱼腥草注射液4ml,加薄荷少许做超声雾化吸入。
3、针刺疗法
针刺取合谷、曲池、足三里,人迎每天一次,中等或弱刺激,留针20分钟,5~7次为一疗程。
【护理预防】
(1)保持口腔卫生,及时清除咽部腐物。
(2)卧床休息,隔离病人,消毒用具。
(3)食宜清淡,富于营养,多饮开水。忌辛辣。
(4)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病,增强机体抵抗能力,防止本病发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