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返回主目录
  返回首页 > 耳鼻咽喉疾病自测
 
  知识讲座
鼻病知识
咽喉病知识
耳病知识
咽喉病知识 首页 > 知识讲座 > 咽喉病知识
六、咽部脓肿与康复
时间:2013-7-26 9:39:51 浏览:342次
 

本病中医统称为咽喉痈,咽痈。其中发于扁桃体周围者,又称为咽关痈;发于咽后壁者,又称为里喉痈或咽底痈,发于咽关旁者,又称为咽旁痈、颌下痈。

【病因病理】

嗜食辛辣炙煿,脾胃积热,复感风热邪毒,内外热毒循经上攻,毒聚咽喉,气血壅滞,热盛肉腐而成臃肿。

咽关痈多为急乳蛾失治,热毒炽盛,侵犯咽核周围,热腐肌肉而成。

【临床症状】

咽部脓肿依次发病部位不同,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:

1)扁桃体周围脓肿(咽关痈):好发于青壮年,有扁桃体炎急性发作史,一侧咽痛剧烈,吞咽时痛甚,常放射至同侧耳窍,吞咽困难,流涎,颈部假性僵直,头倾向患侧,言语含糊,张口困难。患侧颈淋巴结肿大、压痛。多伴寒战、高热、头热等。

检查:前上型者,病侧软腭及悬雍垂红肿,向对侧偏斜,舌腭弓上方鲜红隆起如半球状,扁桃体被遮盖,常被推向前下方;后上型者,咽腭弓明显隆起,扁桃体被推向下方。

(2)咽后脓肿(咽底痈):

  1)急性型:多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,部位多在口咽喉方咽后壁一侧,起病急,畏寒高热,咽痛,吞咽困难,烦躁哭闹,拒食。吸奶时吐奶汁反流鼻腔,或呛咳,言语含糊不清,睡中打鼾,呼吸不畅,甚或呼吸困难。

   检查见咽后壁一侧隆起鲜红,咽腭弓及软腭向前推移,一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。

  2)慢性型:多有颈椎结核引起。长期低热,胸痛咳嗽,夜间盗汗,病程较长。咽无疼痛,脓肿较大时,出现吞咽不利,说话含糊。检查见咽后壁隆起,粘膜色淡。若为颈椎结核引起者,脓肿常居咽后壁中央。

(3)咽旁脓肿(咽旁痈):咽旁及颈侧疼痛剧烈,吞咽困难,言语不清,张口受限,甚至牙关禁闭,持续高热寒战、头痛、甚至虚脱。检查减缓侧颌下区及下颌角后方肿胀,患处皮肤潮红,坚硬压痛,有时肿胀延及鳃颊与颈部。脓成则变软,穿刺可抽出脓液。

       咽部检查:病发于咽后壁者,见患侧咽避隆起,咽腭弓红肿,扁桃体位置不移;病发于咽前隙者,则扁桃体被推向咽中线,但不红肿。

【鉴别诊断】

应注意扁桃体周围脓肿、咽后脓肿、咽旁脓肿三者的相互鉴别。

【辩证施治】

1、内用药疗法

(1)风热结聚证:痈痛初期,咽喉疼痛,逐渐加剧,吞咽痛甚,患处红肿,触之坚硬,发热恶寒,头痛咳嗽,舌红,苔薄黄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热,解毒消肿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 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F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
(2)热毒壅滞证:咽痛剧烈,吞咽困难,汤水难下,语言含糊,口涎外溢或痰涎壅盛,呼吸困难,牙关紧闭,痈肿鲜红高突,触之稍硬高热恶寒,口臭口渴,便秘溺赤,舌红苔黄腻脉洪数。治宜清热泻火,消肿止痛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每次2片 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
(3)热腐成脓证:痈肿高突光亮,四周红晕紧束或顶端现白,疼痛集中或跳痛,痈肿按之较软而波动,发热,痰涎量多,口臭,舌红苔黄,脉数有力。治宜清热解毒,活血排脓。方用咽速清含片T型每次2片 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Q型,每次1袋,每日3次熏蒸咽部10分钟后饮服。

   慢性咽喉脓肿,溃后久不收口,患处淡红,脓出清稀者,可用托里消毒散加减。

2、外用药疗法

喷用咽速清雾化剂,每日3次。

3、物理疗法

用超短波在两下颌角或颈外肿胀处照射,每次15分钟。

4、手术疗法

脓成不溃者,可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。

5、针刺疗法

  以达到疏通经络,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,选合谷、廉泉、曲池、为主穴,天容、天突为配穴,每次选3~4穴,泻法,每天可针1~2次。

【护理预防】

(1)卧床休息,保暖避寒,多饮开水。

(2)食宜清淡流质,忌辛辣、烟酒、保持大便通畅。

(3)密切观察病情,备好切开排脓及挽救器具,防止脓溃流入气管及虚脱。

(4)积极治疗咽部急慢性疾病,保持咽腔卫生,以防痈肿发生。

 
 
Copyright © 2012 移动医疗.中国(www.klyidongyiliao.com). All Rights Reserved.
电话:0311-85667550 85673546 传真:0311-85667550 地址:石家庄市裕华区槐安东路与谈固南大街交口东行100米路南 邮编:050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