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中医称会咽痈,亦属急喉风范畴。
【病因病理】
本病之发,多由风、火、痰邪为患,且以火热为甚。
(1)素食烟酒、辛燥,肺经蕴热,复因风热乘袭,内外合邪,风火炎上,壅阻喉厌。
(2)恣食肥干厚味,或脾胃积火,炼津为痰,痰火上蒸,烧炼会厌而暴发肿塞。
【临床症状】
(1)四季皆有,春季多发。成人儿童均可患病。
(2)病急骤,咽喉疼痛剧烈,吞咽时尤重,甚或吞咽困难,唾液增多,饮水呛咳,语言含糊,如口含物,但多无声嘶。
(3)吸气性呼吸困难,伴有高音调喉鸣。暴发型可迅速发展成窒息。成人有吸气性鼾声,而无明显呼吸困难。
(4)检查见会厌舌面红肿,偶或伴有溃疡。严重者会厌红肿呈球形,有黄色脓点。会厌周围组织亦多有充血肿胀。
(5)喉侧位X线拍片可见界限清楚的会厌肿大阴影。
(6)全身症状有畏寒,发热,头痛及全身不适。婴幼儿局部及全身症状均较成人为重。
【鉴别诊断】
应与急性水肿、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、喉白喉、喉异物、小儿急性喉炎等相鉴别。
【辩证施治】
1、内服用药疗法
(1)肺经风火证:起病急,喉间灼热疼痛,逐渐加剧,咳则痛甚,喉满气闷,会厌色红或鲜红肿胀,咳嗽痰黄,发热恶寒,头痛身楚便干,舌尖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火,泄肺解毒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F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熏蒸咽10分钟后饮服。
(2)脾胃痰热证:发病急骤,喉间剧痛,吞咽困难,语言含糊,呼吸不畅,喉中痰鸣,痰涎外溢,会厌鲜红高肿,或已化脓成痈,颌下核压痛,高热,头痛,烦躁,口臭,便秘,舌红苔黄厚腻,脉滑数。治宜清泄脾胃,祛痰开闭。方用咽速清含片T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熏蒸咽10分钟后饮服。
2、外用药疗法
(1)喉厌红肿疼痛,喷用咽速清雾化剂,每日3次。
(2)喉间痰盛,呼吸困难,喷用金钥匙,或雄黄解毒丸,六神丸(研面)等。
(3)含化六神丸。
(4)用清热解毒注射液4ml/鱼腥草4ml,兑薄荷少许,做超声雾化吸入。小儿要酌加抗生素与激素混合吸入。
3、手术疗法
(1)会厌化脓成痈,可行切开排脓术。
(2)呼吸困难严重,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。
【护理预防】
(1)卧床休息,保持安静,避免声光刺激,以免诱发或加重呼吸困难。
(2)痰盛,呼吸困难应取半卧位,并及时排净喉部痰涎,以保持呼吸通畅。
(3)忌辛辣,戒烟酒,多饮水,保持二便通畅。
(4)密切观察病情,做好气管切开准备,防止猝发窒息。
(5)注意口咽部卫生,常漱咽,防感冒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