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中医称为喉瘖、声带息肉。
【病因病理】
(1)素嗜辛辣炙煿,烟酒过度,肺经蕴热,或用声不当,郁遏肺气,日久生热,热灼声带,凝津胶液,留结成息。
(2)嗜食肥甘生冷,滋湿生痰,或用嗓后暴热饮凉,冰洁津液,或寒湿内侵,遏脾生痰,或情志抑郁,气结水滞成痰,痰湿结喉,变生息肉。
(3)劳倦过度,用嗓不节,耗伤肺脾,喉失温养,湿浊滞喉,变生息肉。
【临床症状】
(1)好发于中青年,用嗓职业发病率较高。
(2)症状随息肉大小性质发病部位不同而异。主要为声音改变,可表现为音质低沉,音域变窄,唱高音困难,以至声音嘶哑。
(3)息肉多发于声带前中1/3交界处,一侧发病为多,鲜有两侧同发者,多单发。间接喉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息肉,表面光滑,半透明状,质软,带蒂或无蒂,色淡红,淡白,灰白不一,偶有暗红者。长蒂息肉可垂直声门下,并随呼吸上下活动。广基息肉可呈梭行或丘形突起,甚或呈条形而漫及侧声带边缘等。
(4)可伴有咳嗽、咯痰、喉部不适、胸闷、发声易倦等。
【鉴别诊断】
应与慢性喉炎、喉部良性肿瘤、恶性肿瘤相鉴别。
【辩证施治】
1、内用药疗法
(1)肺经蕴热证:声音不扬或嘶哑,喉干灼热不适,咳嗽咯痰黄粘,声带或声带息肉淡红或色红,鼻气炽热,口干口渴,舌尖红,苔薄黄,脉数有力。治宜清宣肺热,散结消息。方用咽速清含片F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F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
(2)痰湿凝结证:声音沉闷不扬,或嘶哑、喉间闷堵感,声带息肉色白或灰白,柔软,半透明状,或息肉广积,如梭如条,咯痰白粘,量较多,胸闷脘痞,身重纳呆,舌淡胖有齿痕,苔白或白腻,脉缓滑或弦滑。治宜燥湿化痰,散结消息。方用咽速清含片T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T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
(3)肺脾气虚证:声音嘶哑,高音难出,用声多则嘶哑益甚,日久不愈,声带息肉色白或淡白,或息肉术后反复再发,或术后音哑不复,少气懒言,倦怠乏力,纳差便溏,头晕头重,或易患感冒,舌淡或淡胖,苔白,脉缓弱。治宜健脾益肺,化湿散结。方用咽速清含片E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E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
2、外用药疗法
喷用咽速清雾化剂,每日3次。
3、手术疗法
诸法治疗无效,可行息肉摘除术。
【护理预防】
(1)适当声休,减少言谈,避免大声呼喊。
(2)纠正错误发声方法。
(3)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忧郁恚怒
(4)戒烟酒,少食肥甘生冷食物。
(5)根治急慢性喉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