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病中医称为喉肌弱瘖。
【病因病理】
(1)发声过度,用嗓不节,久病体弱,中气不足,喉失充养。
(2)劳倦过度,饮食无规,饥馁伤中,致脾虚中弱,清气不升,喉肌失养。
(3)房劳过度,久病伤肾,致肾元亏虚,丹田气弱,声根不固,喉肌失养。
【临床症状】
(1)好发于用嗓职业、高噪音环境工作者及年老病者。
(2)病发于声带。
(3)发病缓慢,变现为发声费力,音调变低,高音上不去,低弱音发不出,某些音调发声不能持久,容易疲劳,练声,演唱时易出现突然中断等。渐而出现嘶哑,甚至失音。
(4)间接喉镜检查,早期见发声时声带运动不足,张力减弱,渐而声带耐力不佳,松弛乏力。检查时让患者发音时间稍长,即见声带分开,声门呈梭形或椭圆形闭合不良等。临证常需多次检查方能确诊。
(5)全身可有气短乏力,易倦,精神不振等。
【鉴别诊断】
应与喉返神经麻痹、肿瘤侵犯所致声带运动障碍、环杓关节炎等相鉴别。
【辩证施治】
内用药的疗法
(1)肺气虚弱证:声音不扬,易于疲劳,低音难出,声带张力减退,运动乏力,或声带松弛,用声多则尤甚,少气乏力,气短懒言,自汗恶风,面色恍白,咳声无力,舌淡,脉弱。治宜补益肺气,实金复声。方用咽速清含片E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E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。
(2)脾气虚弱证:声音不扬或嘶哑,劳而尤甚,自感后内空虚不盈,声带松弛乏力,用声多则闭合不良;倦怠乏力,身重用声多则头脑轻浮昏晕,纳差便溏,舌淡苔白,脉缓弱。治宜健脾益气,升清养喉。方用咽速清含片E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E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。加补中益气丸联合应用。
(1)肾气虚弱证:声音不扬,高音难出,后音不足,或声嘶失音,经久不愈,声带松弛,闭合不密,精神不振,动则气喘,腰膝乏力,阳痿早泄,夜尿增多,或体弱多病,舌淡苔白,脉沉溺。治宜补益肾气,固本壮声。方用咽速清含片E型,每次2片,每日3次,含化,同时用咽速清袋泡茶E型,每次1代,每日3次,水泡服。加金匮肾气丸联合应用。
2、物理疗法
用超短波或直流电、远红外线做颈前喉部照射。
【护理预防】
(1)注意休息,病情较甚者应短期禁声。
(2)加强营养,避免劳累,节欲,省房事。
(3)保持心情舒畅,勿忧郁恚怒。
(4)避免发声过度或滥用桑后,纠正错误发声方法。
|